教师教育学院于2024年3月15日在方山校区图书馆二楼报告厅举办“智承行知,创育未来”校庆系列活动。南京市教育局二级巡视员潘东标、南京晓庄学院副校长王本余、教务处、校团委、学工处等部门负责人及学院师生代表200余人出席本次活动。
活动中,学院为承办的首届“人工智能+教育”智能体应用创作设计大赛举行颁奖典礼。大赛以“陶行知、大爱晓庄、教学做合一”为主题,吸引了全校11个学院提交的170余件作品,涵盖智能体开发、AIGC图像与视频创作三大赛道。经专家评审,最终评选出一等奖20项、二等奖30项、三等奖40项,充分展现了晓庄学子在人工智能与教育融合领域的创新实践能力,出席本次活动的领导和嘉宾为本次大赛的获奖者颁奖。颁奖结束后,南京晓庄学院副校长王本余为此次活动致辞,表达了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将为教育创新提供了全新动能,学校将以此次大赛为契机,深化“教学做合一”理念,推动教育数字化转型,培养适应未来社会需求的创新型人才。
南京市教育局二级巡视员潘东标以《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新质生产力》为题作了专题报告。报告从人类四次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宏观视角切入,指出人工智能作为第四次科技革命的核心驱动力,正重塑教育生态。结合教育强国建设目标,他系统分析了人工智能为教育带来的机遇与挑战。阐释了人工智能渗入教育的三阶段演进路径——从“能存会算”的自动化到“能看会听”的感知化,最终迈向“能理解会创作”的认知化阶段,并以AIGC技术为例,展示文生文、文生图、文生视频等在教学中的创新实践。他指出“AI不是取代人类,而是延伸教育可能”,人工智能将打破传统教育“个性化、大规模、高质量”难以兼得的“铁三角”,呼吁教育工作者主动拥抱技术变革,重构教学范式,培养面向未来的创新型人才。
本次活动是教师院校庆系列活动之一,也是我院赓续行知精神的生动实践和响应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的行动宣言。人工智能与教育的深度融合,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推动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提供了全新路径。学院将持续深化“人工智能+教育”,打造高水平教育平台,为培育新时代的教育人才贡献力量。
撰稿:曹同艳
一审:钱稳稳
二审:雍晓慧
三审:周洪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