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带渐宽终不悔——记特级教师、南京北京东路小学校长袁浩

发布者:田甜发布时间:2018-05-31浏览次数:2754


衣带渐宽终不悔——记特级教师、南京北京东路小学校长袁浩

  

      袁浩,1941年11月出生,中共党员。1961年6月自江苏省晓庄师范毕业后一直在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工作,相继担任教师、教导主任、副校长、校长。兼任全国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会理事、江苏省教育学会理事、江苏省关工委委员,被聘兼任教育部全国现代教育技术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教育部课程改革南师大研究中心研究员、江苏教育评估院院务委员、江苏省教材审查委员、江苏教育学院教授、晓庄学院教授等30多个职务。

长期从事小学语文与学校管理的实践研究,专著《袁浩小学作文心理研究与实践》被中央科教所列入“全国著名特级教师艺术研究”丛书,作为“九五国家重点图书”公开出版。10集教学电视讲座《作文心理》被国家教育卫星转播全国,上百篇论文公开发表并多次获全国、省市一等奖。

曾获全国首批科研型校长、江苏省特级教师、江苏省首批名校长,曾获首届晓庄突出贡献奖、首届斯霞金质奖章等,并当选为中共江苏省党代表、江苏省人大代表、全国第三次教育工作会议代表。

  

  

  

    “他,貌不惊人,清瘦的脸庞过早地堆上皱纹,沉思的眼睛常布着熬夜的血丝,日见稀少的头发夹着根根银丝,个头不高,体重偏轻”。

    “他,就是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44岁的特级教师袁浩!”

    “袁浩,他那不惊人的外表里却蕴藏着惊人的突破力。”

    这是《新华日报》1985117日《学会观察吧,孩子!——特级教师袁浩把作文训练与培养新人结合起来》一文中的篇首语。其实,袁浩的教育经验、教改成就早已引起了广大教师的热烈反响,得到了教育专家们的充分肯定。作为江苏省小语界代表,他五次出席全国学术会议介绍经验。近10年来,他公开发表教学论文、教案50篇,荣获了全国小语会、省教育学会和《小学语文教师》、《小学教学》等教育期刊优秀论文奖,一次次被选入全省、全国的论文集。并被同行们推选担任全国小语会理事、省教育学会理事、省小语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市教育学会常务理事、市小语会副理事长等职,受聘担任省中小学教材审查委员

会学科审查委员、江苏教育学院副教授、省教育行政干部培训中心副教授等。

    国家教委邀请他执笔编写全国中师课本,民进中央文教信息中心特约他灌制教学录音带发行全国,一些省教育厅把他的教学讲稿作为教师培训广播教材在省电台播讲。

    他光荣地出席了中共江苏省第八次党代会,当选为江苏省第八届人大代表。

  

  

    90年代第一春,国家教委召开的全国师范教学大纲编写会,特邀袁浩作为小学代表在大会发言,“什么是合格的小学教师?”他说,“爱当、会当,肯干、能干,一切为了孩子”。这是他30年教学生涯实践与认识的结晶。为之,他献出自己全部身心。

    袁浩爱当教师,爱学生,执著而深沉。它来自于孩提时代的五彩梦,祖辈父辈的身影把教师的形象勾画得既神圣又亲切;也来自他崇敬的童年老师杨彦慈、丁正明、季之光、吴苹……;更来自晓师老校长陶行知的遗训:“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身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袁浩深知雕塑孩子的心灵,当用自己高尚的人格做一面纯净的镜子。“教人求真”,自己先要“做真人”。袁浩上公开课往往是听课的老师坐进了教室,他的学生才知道。不过孩子们习惯了,因为袁老师说过:公开课同平时上课一样,没什么要特别注意的。他从不事先告诉他们。为此,袁浩上公开课前从不在别的班“试教”,更不在本班搞“预演”。孩子们习惯了,在卫生大检查前,绝不为应付检查搞突击性大扫除年,因为袁老师要求并相信他们平时的值日、平时的保洁。孩子们习惯了,见到下水道、小便池不通,卷起袖子、伸出胳膊就掏,从不声张;一旦做错了事,就坦诚承认、努力去改,绝不掩饰、敷衍,因为,袁老师就是这样的……。

    袁浩带领孩子们读《雷锋的故事》、学“焦裕禄事迹”,他班上“人人都成了小雷锋”,校园、幼儿园、车站、粮站、商场处处活跃着他和孩子们的身影。中队黑板报两天一换,好人好事还是登不完;袁浩鼓励孩子争当“学习标兵”,他的教室里天天书生琅琅,手臂如林;他自编教材,讲历史,讲天文,讲卫生保健。

    语文课上,孩子们还跟着他乐呵呵地学起了令人生畏的语法、修辞。一次学军活动后,袁浩采编了这样一段文字,作为指导学生修辞“拈连”的例句。“好个‘刀枪迷’,那天你3枪打了30 环,真打得我眼馋手发痒啊!”文燕语音刚落,小霞一把掰开她的手说:“何止眼馋手发痒?还打出了好几个泡呢!”一提到文燕苦练射击、刺杀的劲头,庆庆把大腿一拍,说:“嘿,又‘打炮’,又打枪,文燕姐,你简直就成了‘武燕’啦!”

    好厉害,100多字,寓德于教,情趣浓烈,形象鲜明竟还那么不露痕迹又妙不可言地运用了拈连的两大形式——活用词语、改造词语。最后一句竟还出现了“改造词语拈连”的三种方法:谐音拈连、类及拈连、反义拈连。这简直是一串精致的珍珠项链啊!同行们赞赏、感慨,讲语法修辞,例子好找,典型集中的难得。语法修辞终于揭去了神秘的面纱,穿过重重风雨,成了孩子们的好朋友。

    出版社的同志让他把讲稿整理成书,奉献给更多的孩子。1974年,《讲语法》问世了,不久,《讲修辞》也出现在新华书店的橱窗里。两本书一抢而空,一版

再版,每版印数都达40-50万册。

  

  

    作文教学如何突破“应试教育”的桎梏,这是小语界研究的重大课题。1978年,他和同事们选取了攻坚的突破口,制定了作战方案——“从低年级起步,从培养观察能力入手,以指导学生写观察日记为主要方式,改革作文教学”,他们要开拓一条崭新的路。于是,南京市小学作文教学改革的10年探索就从这里起步了。

    从此,袁浩在这条教改之路上奋力探索,挥洒着自己的心血和汗水,在这里,作文丢掉了“吓人”的架子,欢快地走出课堂、回到了孩子们生活中。生活中,孩子们最感兴趣的是什么呢?玩。那就把“玩”和观察、作文结合起来吧。

    低年级学生对高年级大同学玩秋千特别眼馋。袁浩就亲自教他们打秋千,他们怀着浓厚的兴趣,听袁浩讲解,看他示范,心里琢磨着:脚怎么站,手怎么抓,腰怎么用力,腿怎么蹬。同伴练习时,他们观察、比较、讨论:谁会玩、谁不行,谁动作轻松、表情愉快,谁肌肉紧张、脸色发白。自己学打时,认真体验。耳边的呼呼风声,从下往上冒的凉飕飕的一股冷气,手心湿漉漉的汗水,小腿肚的微微颤抖都使孩子们感到新奇有趣。

    玩过了,袁浩及时组织孩子们讨论:谁打得好?怎么打的?打秋千时,你有什么感觉……“我说——”“我说——”,讲者兴致勃勃,听者津津有味。回家后讲给奶奶听,讲给邻居听,意犹未尽,有写进日记里。迁移规律在这里发挥了神奇的作用,它将孩子们对“玩”的兴趣迁移到观察“玩”的活动上,思考“玩”的活动上,进而又迁移到说“玩”、写“玩”的作文活动上。

    孩子们有话要说,一吐为快。“捉虾子”、“逗公鸡”、“学烧饭”、“做小火箭”……五光十色的生活都进了他们的日记,探索者的心血和汗水,终于浇开了改革的花朵,写作文成了他们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

    但,袁浩并不满足。人的智力是按照人如何学会改变自然界而发展的。袁浩着力引导学生观察大自然。他要有意识地顺着“如何学会”认识大自然、改造自然的途径,指导学生观察、思维、培养“发现”的眼睛,学习探索世界的奥秘。他鼓励孩子们养小蝌蚪,注意观察蝌蚪是如何落了尾巴,长出四条腿,变成活蹦乱跳的青蛙的;他引导孩子天天观察初春的树木,留心光秃秃的树干上是怎样长出嫩芽,变得枝繁叶茂,满树繁花的;他让孩子们在大风中伫立,感受风的猛烈,到雪地上奔跑,体验雪的柔软。夜阑人静,时针指向3点,他的学生一个个趴在窗口,倚在屋前,仰望墨绒般的天幕,因为袁老师几周前说过,今晚有月蚀;骆驼圈前,他的学生一个个饶有兴趣地观察着、研究着,叽叽喳喳,指手划脚,“你看,它脚掌多大,难怪……”。因为,袁老师前几天讲过,它有特殊的本领,是人们的好朋友……;一阵大雨,一场浓雾,一次地震都成了孩子们观察、体验、研究的对象,记进了日记中。

    作文在塑造学生心灵的宏伟工程中,有着自己的独特功能。袁浩牢记人民教师的神圣职责,他机敏地将孩子们观察的目光从美好的大自然,引向错综复杂的社会。他鼓励学生用比较的方法,观察周围的人:爸爸、妈妈、老师、同学、亲戚、邻居、营业员、售票员……,指导孩子在观察比较中分清是非,辨明美丑,学习着做人。

    袁浩组织学生开展“我是小记者”的课余观察写作活动。五六个学生一组,轮流当记者,记日记。袁浩每天收阅小组集体日记本,并经常在班上讲评交流。好的日记油印出版或送学校“红领巾广播站” 广播。轮到值日那天,孩子们像大记者那样,注意观察周围一切,用心寻找周围的好人好事,认真将所见所闻写到集体日记本子上。这样,一件件,一桩桩都逃不过孩子们明亮的眼睛,都在孩子们的日记中、心灵上书写下了美好的一页。

    原江苏省教育厅副厅长朱之闻读了袁浩班上学生日记后很受感动。他在学术报告和论文中评述道:“不仅文字好,而且思想境界也高,读起来耐人寻味。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他们能这样思考问题,而且见诸于行动,这确实是难能可贵的……,他班上学生学雷锋,做好事的事迹是大量的,真是蔚然成风、感人至深。”

    对于为社会不吝惜自己的智慧与体能的人,社会对他们也从不吝惜肯定与赞誉。袁浩所教班级学生们的日记被编辑成两册《观察日记选》,连续再版,深受省内外广大师生欢迎。

1983年,著名小语专家袁微子听了袁浩的介绍撰文赞扬袁浩“不把作文训练局限于如何遣词造句、布局谋篇,不把它当作是单纯的写作技术,而是提高到培养人这个高度考虑,这个境界很高”,“正在逐步摆脱几百年科举八股文考试那套旧式教育的束缚”,“是个创造,很有新意”。全国小语会前任理事长郭林在论文中具体介绍并高度评价了袁浩在生活中进行“观察、思维、表达”训练的六条经验。高惠莹、李伯棠、朱作仁等著名小语专家都在各自的专著,论文中援引他的经验作为范例,热情肯定。

    课堂是教学活动的心脏区域。袁浩总是苦苦探求怎样把作文课上得情浓味足,实、新、活、乐,如行云流水,剥茧抽丝。有时,他自编谜语,引导孩子认识事物;有时,他指导实验,培养孩子科学兴趣,学习观察方法;有时,他组织演相声、演小品,再现生活片断,让孩子现场观察、思考、描述;有时,他当堂信手勾画,画猴子、画老虎、画小鸭、画仙人掌、仙人球……,唤起他们的回忆,强化脑中的形象,帮助学生捕捉事物特点……。同行们说:“这样上课,要整天动脑筋,想点子,真太累了,太累了!难怪你这么瘦……”袁浩淡淡一笑,以“苦”求“乐”正是他的追求,就这样,作文课逐步成了孩子们的乐园。袁浩的课因此而被中央教育电视台、江苏电视台、南京电视台通过电波送到了千家万户的荧屏上,被选进师范课本,启迪着一代未来园丁。袁浩的《作文教学心理研究》、《作文教学心理例谈》在《江苏教育》上连载了10多期,并被中国电视师范学院拍摄为10集电视教材由教育电视卫星向全国播放。他的专著《作文教学心理学》已被江苏教育出版社列入出版计划。他的课堂教学经验和实录被选入《全国特级教师课堂教学艺术集萃》。

  

  

    “学生可以原谅教师的严厉、刻板、甚至吹毛求疵,但不能原谅教师的不学无术、知识贫乏”。从19岁,袁浩以全优的成绩告别学生时代,跨进教师行列那一刻起,马卡连柯的这句话就深深地铭刻在他那个执著的“教师梦”中。为此,他43岁又离职去上大学,45岁,带着“三好学员标兵”、“优秀学员干部”、南京市“优秀共产党员”的烫金奖证,从大专毕业又回到了小学。

    几十年了,他哪儿也不愿去。他爱教师这一神圣的职业,他爱北京东路小学这方神圣的天地。为了这份爱,他奋力攀登着一座座知识的山峰,从没有丝毫懈怠。他没有星期天,没有节假日,星星最熟悉他眼中的血丝,月光渐渐染白了他的双鬓。袁浩只为从知识山区里引出一条条清泉,去滋润那些幼小的心田。他常对自已说:“教师如果没有高层次的知识、充其量只能呕出低水平。”

    谁也弄不清,他到底读了多少书。去看看他屋里的三只大书橱吧。里外两层,塞得满满、堆得高高。《语法学》、《修辞学》、《逻辑学》、《文章学》、《写作学》……各类语文基础知识,不同版本,挤挤挨挨一字排开;《普通发展心理学》、《儿童心理学》、《教学心理学》、《思维发展心理学》,还有艺术、创造、文艺、管理、情绪心理学……似乎“心理学”家族在他这儿聚会;还有,《教育学》、《课程论》、《管理学》、《言语交际学》、各种教学法……;还有,《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自然辩证法》、《中国通史》、《世界近代史》、《天文常识》、《解剖学》、《美学教程》……;还有,专家赠的、朋友送的、自己买的各种教育论文集,儿童文学选,10来种月刊、丛刊……。

    随便翻翻吧,他发表的儿童小说、诗歌、散文、科学童话、知识短文、现场采访、人物通讯……30多篇历史故事被编成2本《历史课外阅读》公开出版,20多则“学观察”的故事在报刊上连期刊登。欣赏一下吧,他创作的美术作品,那是为教育书刊设计的封面,那是为实验课本绘制的插图,那是曾堂而皇之地陈列在江苏美术馆、南京朝天宫展厅里的年画、国画、水粉画,那一幅幅“看图作文”用图在《小学生语文学习》封底连刊了20多期。

    袁浩参加了作家协会、科普作协,应聘担任了一些省市级报刊的特约记者、特约编辑。他的创作并不丰产,因为,他是教师,课余,他要做的事太多太多;他写的画的,品种繁多,因为教育教学需要,他想各样都试一试。他无意当中国的苏霍姆林斯基,但他敬佩苏氏博学多能,功底深厚。他十分崇敬叶圣陶老先生,他认定:好的语文教师应以叶老为楷模,集教育家、作家、编辑于一身。能力要靠能力去培养,惊人的突破力靠的是深厚的积累。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瘁”。从19617月离开晓师,袁浩在北京东路小学这一方教育园地里已耕耘了30多个年头。昔日健壮的校足球代表队后卫、校篮球代表队前锋,如今已年逾50。熟悉他的同行、师友,每见到他,总是关切地说:“你又瘦多了,老多了……”。他总是乐呵呵地说:“人总是要老的,没什么,我基本不生病……。是的,对衰老,袁浩不在意,他很快乐,在人生的奥林匹克竞技场上,人有成功、有挫折、有欢愉、有痛苦。他只是执著地认为自己很幸福。他觉得自己有幸生活在人才济济的社区,身边有着斯霞、王兰、陈树民这样令人崇敬的楷模;有幸遇到一届届保护他、支持他的好领导,有幸与一位关心他、帮助他的人生伴侣;还有,他的学生,在不同的岗位上,惦念着他。学生们说:“我新年的第一封信属于您,我的一切良好祝愿都属于您!”他们说:“对您,我们永远也不会忘记。”他们说……

    让那些这也不满足,那也不如意,总觉得别人欠了他的人去怨天尤人吧。我们的耕耘者在他那神圣天地里,付出了艰辛的汗水,释放着生命的潜能,收获着快乐和希望。

他,无怨无悔。

本文选自1994年出版的《特级教师之路》